克服挑戰 (尼 6:1~9,15)
證道:江明仁傳道
尼希米在帶領以色列人重建耶路撒冷城牆時, 雖然困難重重, 但他一直不放棄。當他面對四周仇敵的羞辱和威嚇, 甚至他的仇敵影射他重建城牆是為了要謀反作王(6-7節)時, 他一面採取所有的防衛措施, 並一面尋求上帝的幫助, 求主堅固他的手所做的。最後, 儘管有各樣的挑戰, 城牆還是在五十二天內修建完成(15節)。在人生的路上, 我們也會遇到像尼希米所遇到的挑戰一樣, 我們要如何從尼希米身上學習到這些「克服挑戰」的寶貴功課?
1. 心中有主, 不聽流言
2. 屬靈智慧, 分辨真假
3. 帶到主前, 求主堅固
在我們的生命中, 我們都會面對許多挑戰和困難。然而, 正如上帝幫助尼希米一樣, 祂也會幫助堅固我們的手(v.9), 使我們在生命中, 也能完成祂給我們的使命。
莊稼熟了(約 4:27~35)
证道:丘天恆牧師
到底是心眼所見的影響肉眼, 還是肉眼所見的影響心眼? 當年跟隨耶穌的門徒又如何?
I. 門徒看見的場景
- 還不到收割的季節
- 走路困乏烈日當空
- 不像傳福音的地方
- 獨自來打水的婦人
II. 耶穌心中的圖畫
- 已經有食物吃
- 莊稼已經熟了
- 城裏有許多人
- 同享收割喜樂
III. 我們現在的場景?
- 直到地極了! (徒1:8)
- 莊稼熟了嗎?
- 工人在哪裏? (路10:2)
求神常照明我心中的眼睛 (弗1:18), 引導我看見神的心意, 使我樂意遵行 (詩119:35), 做成他的工。
天國筵席的盼望(路 22:14~16)
证道:丘天恆牧師
在耶穌的受難前夕, 與主共進晚餐的門徒能體會主耶穌的心腸嗎?
I. 耶穌很想與使徒同吃逾越
- 逾越晚餐的意義 (出12章)
- 與家人同吃逾越 (太12:49)
- 盼望將來的筵席 (v.16a, 太26:29)
II. 基督要再來吃天國的筵席
- 要等逾越真意完全成就 (v.16b)
- 要領許多人在神國坐席 (路13:29, 來2:10)
- 設立聖餐用血立下新約(v.19-20)
主的心意是要領許多的人同享天國的筵席。主也托付我們這個使命, 一同完成「他願意萬人得救、明白真道」的旨意。(提前2:4)
流出活水的江河(約7:37~39)
證道:丘天恆牧師
會乾渴是人的本相。然而耶穌說, 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, 信我的永遠不渴; 又說, 信我的人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。你願意得著這樣的活水江河嗎?
I. 飢餓乾渴原來是罪的後果
II. 身體飢渴讓人醒悟屬靈飢渴
- 曠野困苦試煉出選民本相 (申8:2-3)
- 私欲找來的解決不了飢渴 (摩8:11-14)
III. 活水源頭來解決生命的飢渴
- 是他來找我們 (約1:14)
- 是上帝的恩賜 (約6:37)
IV. 不據己有要讓活水湧流出來
- 要領受了活水的泉源 (約4:14)
- 要與人分享這個泉源 (約4:16)
- 領受聖靈放膽傳揚生命的道 (徒5:20,約7:39)
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, 叫我們不再為自己活, 并且立定心志, 樂意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。(林前9:23)
不可能的任務(可 6:30~44)
證道:蘇桂村牧師
當大使命的託付面對世界人口成長爆炸, 我們很容易沮喪與軟弱……。
I. 思想問題:
- 甚麼是神蹟? 今天神蹟多還是少? 我們需要神蹟嗎?
- 神蹟的目的是甚麼? 它有甚麼功能? 又有甚麼危機?
- 神蹟的施行需具備甚麼條件嗎? 我們如何經歷更多的神蹟?
II. 信息要點:
- 需要與挑戰 (現實、眼見)
- 信靠與順服 (認定、跨越)
- 變化與提昇 (信心、喜樂)
結語: 我是無能、撒旦萬能、 神是全能! 有限+ 無限= 無限
效法神兒子的模樣(羅8:28~30)
证道:丘天恆牧師
英國清教徒神學家波金斯 (William Perkins) 稱這段經文為「救恩的黃金鎖鏈」。理解它的意義對我們把握住得救的確據有極大的幫助。
I. 愛的鎖鏈永不斷裂
- 聖靈的幫助與禱告 (v.26-27)
- 聖父旨意白白賞賜 (v.28-33)
- 聖子長遠活著代求 (v.34, 來7:25)
II. 更多認識神的愛子
- 愛子的榮耀
- 愛子的美麗
- 愛子的順服
III. 願被模成愛子的樣式
- 認識自己的本相 (羅7:18)
- 新造的人漸漸更新 (西3:10)
- 立定志向得主喜悅 (林後5:9)
一個愛神的人, 就如彼得所說的 (彼前1:8-9), “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, 卻是愛他。如今雖不得看見, 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, 滿有榮光的大喜樂, 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, 就是靈魂的救恩”。
人子的權柄(可2:1~12)
證道:黃昭瑞弟兄
每個人都帶著不一樣的需要來到耶穌面前, 而耶穌卻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最重要的需要….
故事中的對比性:
- 許多人聚集 vs.癱子從屋頂而降
- 積極行動的朋友 vs. 動不了的癱子
- 人求神蹟 vs. 耶穌赦罪
- 文士心裡議論 vs. 耶穌公開解釋
- 那一個容易 vs. 都不容易(罪的赦免&病得醫治)
解釋和應用:
1. 我們都是/曾是“屬靈的癱子”
- 完全的被動敗壞墮落
- 把人帶到到耶穌面前
2. 我們最需要的是罪得赦免
- 每個人有一樣的需要—罪得赦免
- 要常常向自己, 向人傳福音